close

9B1275D1-873E-408D-8ABF-808C766B4EC9.png

 

歷經三級警戒近兩個月,7/13起健身房適度鬆綁,有些健身狂熱者義無反顧,

有些人則是想去又怕受傷害。

 

到底該去還是不該去,參考美國運動協會的文章,提供以下5點評估參考:

 

1. 自己做些調查與觀察

 

要調查和觀察什麼?

 

可以從健身房的官網與社群平台發佈的公告中去檢視是否符合防疫規範,

觀察他們該如何做到防疫指引中的人數承載量與器材間隔開放?

 

其實就會不難發現有些場館公告的做法模糊、有些則規定地甚至比政府還嚴謹,

以此作為是否能安心去運動的指標。

 

而當進入場館時,也可以隨時觀察場館與現場人員的防疫措施是否確實。

 

451BC5B8-2FE8-4977-91B8-501BA9F1DB0C.jpeg

 

 

2. 戴上護目鏡或防護面罩

 

江湖在走,該做的防護還是要有。

除了口罩必備之外,建議還是戴上護目鏡或面罩,避免病毒不慎沾染眼睛粘膜,或自己下意識不自覺地搓揉眼睛。

 

另外戴口罩運動也需要時間讓身體適應。

同樣運動強度下,你的RPE(自我感覺監測量表)可能會比之前還來得高;

如果之前已經間隔很久沒運動,也不要一下子太興奮加重練爆,逐漸增加強度才是良藥。

 

至於高強度間歇建議還是先不要,除非你人在戶外而不是在密閉的空間,並且要隨時監測或感受自己的心跳是否過快,避免造成頭暈想吐。

 

3. 注意時間與空間

 

有部分健身房採會員預約制、限制入場時間或可從APP得知現場人數,有些健身房則沒有規定。

儘量挑選人少的時間入場(實在是可遇不可求);  

保持社交距離,避免容易聚集的場地,例如更衣室、櫃檯(就算客訴也要看人數、挑時間)。

以及提前制定好運動課表,課表練完拍完照(咦?)趕快走人。

 

要知道,在外面待的時間越長,人流越複雜,風險也就越大。

 

4. 衛生!清潔!消毒!

 

基本的酒精噴霧與擦汗的毛巾要隨身攜帶。

也最好自備擦器材的抹布或濕紙巾(健身房的有時候很濕很噁心)

 

一些個人用品請自己準備,例如手套、拉力帶、腰帶、翹臀圈、護槓墊、瑜珈墊等等。

其他例如彈力繩、滾筒、按摩球也別對自己吝嗇請花點小錢投資自己,這些器具很難清消,而且愛健身的你絕對值得擁有。

 

 

5. 風險考量與替代方案

 

有些人對於重返健身房仍有疑慮,完全沒關係,請做自己認為安全的事。

就身心靈的角度而言,恐懼並無利於任何事,如果內心擔憂,那就不用勉強自己這麼快就回歸健身房。

實際上也有許多居家健身的替代方案,慢慢來,不用急。

 

 

 

適度鬆綁,讓健身房業者與消費者都有較大的彈性去維持想維持的事,無論是金錢、生活與身材。

如果覺得健身房的規範符合規定能讓自己安心,那就安心地去運動。

提高警覺,但也不是疑神疑鬼到處找碴;

如果覺得人多複雜很難放心,那就待在家其實也沒關係。

大家都是成年人,請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不要怪東怪西當個巨嬰,我們都必須帶著個人責任來防疫。

 

 

參考資料:American council on Exercise, Shannon Fable, July 15,202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sh_Chen 陳怡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